织金古城始建于康熙五年(公元1666年),即吴三桂镇压水西,将原水西土司领地改土归流,而建平远府城,康熙二十二年将平远府降为州。民国三年改为织金县。主要有以下三类风景名胜。
⑴文物古迹:自从康熙初年建平远府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二百多年间,历代府、州官倡导,百姓响应,修建了数量众多的佛寺、道观有其他建筑,这些古迹依山傍水极富特色。城区原有清代建筑八十五处,但历经代战乱和人为破坏,现存古迹仅有二十余处。主要有以下寺庙:
财神庙: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县城中心大街,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为水西彝族传统建筑风格,整个建筑为虎形结构,36条屋脊、18个翼角、18个铜铃均为9的倍数,红碧黑框小青瓦,国内唯一风格,国外仅有日本天寿阁类似。
鱼山忠烈宫: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建于城东形似木鱼的孤山上,始建于明末,有黑神庙、碧琉璃精舍、藏书楼、济赈亭等建筑,树木荫翳、环境秀雅。
东山寺: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始建于康熙八年,位于城乐部60米高的东山之上。东山拨地而起,险峻雄奇、古树参天。有梵帝宫、前楼、观音阁、打拳洞等“东山晚钟”为织金八大景之一。
文昌阁: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,位于城东名胜“双潭双镜”岸边,三层檐八角攒尖顶,结构轻盈美观。
斗姥阁:位于织金城东北月华桥东侧的小石山上,建于清康熙六年,木结构三重檐、六角攒尖顶,结构独特美观,原有古迹奢香殿,旁边现存明代古桥奢香桥(月华桥)。
隆兴寺:又名水月庵,位于城东面“三潭滚月”边缘,始建于康熙六年。
⑵城区诸山
织金古城景区以秀丽奇峰著称于世。其中主要的有:
东山:位于城东部,高120米,大理石与青石相杂构成,有上、中、下三层溶洞,古树参天,多种植物400余种,清代依山建有东山寺,属省保文物。
鱼山:位于城东部,高30米,形似木鱼,有穿洞如鱼腮,三面绝壁,一路可上,树木阴翳,明代始建古建筑物,省保文物。
圭峰:位于城中心,高30米,岩丛垒迭,色白如笋,古树浓郁,为历代官员休闲之处,有古人题写诗文数十处。
塔山:城南0.5公里,高150米,位置突出,山上有标志性建筑文明塔。
古佛山:城东0.5公里,高200米,山颠天然石盘状,风景优美,登高俯瞰全城一览无余,建有古佛寺,牛王庙。
此外,著名的还有螺丝山(海螺朝天)、金钟山(金钟扑地)、牛鼻山、人头山、夹槽坡、五指山等。
⑶泉水景观
据织金县旅游事业局于2002年4月普查的结果,织金古城景区22平方公里范围内,已发现有大小泉水85处。主要分布在南北流向的贯城河水系,其次分布在东山后穿洞为源头的凉浆河水系,以及城西发源的化垮河水系。其中著名的有:
廻龙潭:位地县城中心,织金城区85处泉水之首,流量0.44米3/秒,供全城饮用水之外,还可流泻成瀑,1963年,中国文化泰斗郭沫若为廻龙潭题写了潭名,现存古迹有龙王庙、得月楼等。
双堰塘:城东部,面积700平方米,出水量0.2立方米/秒。潭水清澈,冬暧夏凉。岸有文昌阁、斗姆阁、杨泗将军古庙等,日容量1500人,2001年收入3万左右。
四方井:城南,水量0.15立方米/米,水量大,水质好。井上有龙王祠,终年香客不断。
三潭:城东,三潭相连,一千多平米。三潭相连,与月亮井相映,有“三潭滚月”之称。潭岸有隆兴寺等古庙建筑。
响水洞:城西2公里,1立方米/秒。两洞相对,涌泉成河,一响一应,水清音脆。
鱼井河:城南7公里,水量1.5立方米/秒。为贯城河源头。
金鱼池:城南6公里,高5米,宽5.7米,水深3.5米。平地喷泉,水质清洌,常有鲤鱼出游,可容量500人。
冒沙井:城南路旁,10平方米,水深5米,潭清树古,水量充沛,水冒沙滚,引人入胜。日容1000人,2001年收入10万左右。
此外还有黑鱼洞、龙泉、奇缘洞泉、黑龙潭、东山凉水井、月华井、月亮井等泉水。